close

2009年的第一場音樂會獻給了實踐大學交響樂團
該團成立於1997年  已有十餘年的發展
主要由音樂系學生所組成
2002年曾赴德國奧地利巡迴
2004年亦至東京演出

前陣子搜尋到了本晚的節目
出現了小法甚為喜歡的Bruch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
二話不說  馬上就訂了下來

今晚的節目

Joseph Haydn: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Harpsichord(H.XVIII:6)
海頓: 小提琴與大鍵琴雙協奏曲
I. Allegro Moderato (中快板)
II. Largo (緩板)
III. Presto (急板)
Violin/鄭荃  Piano/林正枝

Max Bruch: Violin Concerto No.1. Op.26, g minor
布魯赫: 第一號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
I. Vorspiel: Allegro moderato (序:中庸的快板)
II. Adagio (慢板)
III. Finale: Allegro energico (終曲:活力充沛的快板)
Violin/鄭荃

Carl Orff: Carmina Burana
奧福: <布蘭詩歌>

海頓的雙協奏曲用鋼琴取代大鍵琴的演出
或許表現不出大鍵琴流轉的特殊樂音
不過仍然可以體會出小提琴與鋼琴間的對話
海頓的雙協奏曲落入一般的古典結構
但曲間充滿著華麗與詼諧的流暢

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堪稱是技巧極高的曲目之一
具有浪漫的曲風與磅礡的氣勢
開頭的鮮明獨奏帶引出後續燦爛濃郁的主題
氣勢排山倒海而來
全曲一氣呵成也讓小提琴高超的技巧表現無疑
不過鄭荃老師似乎中間有miss掉幾個半音
而且第一樂章所要營造出來的氣勢似乎也沒這麼強烈
(哈哈,是我又太critical了嗎?)
有管樂聲部壓過主題的感覺

至於布蘭詩歌則是第一次觀賞了現場的演出
管弦樂加上合唱的龐大編制
上回看過這樣的排場好像是馬勒的第八號交響曲<千人>
大家對於布蘭詩歌的主題音樂應該並不陌生
開場的盛大橋段經常出現於廣告或配樂中
Carmina Burana原為1803年在慕尼黑附近發現的詩詞
屬於1230年代的混合語言文體
經過Carl Orff由其中挑選配上音樂組成清唱劇
成為一部具有音樂節奏感且撼動人心的聲樂作品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epetitfrank 的頭像
    lepetitfrank

    le.petit.Frank fooling @round

    lepetit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